Skip to content
長者生活站 > 長者健康 > 睡眠與精神健康

睡眠與精神健康

常聽到長者分傾訴因為睡不好而變得心情煩躁、記憶模糊,甚至沒有動力與親友見面。良好睡眠不僅能恢復體力,亦能守護精神健康,以下將介紹睡眠與精神健康的關係,和一些提升睡眠質素的實用建議,助你找回安穩睡眠與愉快生活。

睡眠與精神健康的關係

睡得好心情好

綜合研究顯示,睡眠質素較差的長者的焦慮和抑鬱症狀會較多或較嚴重,他們的生活質素也較差;另一方面,當長者的失眠狀況得到改善之後,其情緒困擾也會得以紓緩,心情變好。由此可見,睡眠與情緒健康是相輔相成的。

睡得好社交好

睡眠與社交亦息息相關。研究發現,若然有充足睡眠,長者就更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和對現時的社交狀態更感到滿意;相反,社交孤立的長者會較易有睡眠困擾,繼而影響日間起居生活和社交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社交支援能幫助長者減低壓力,提升睡眠質素。故此,睡得好與社交好能帶來良性的循環。

睡得好腦筋

睡眠是維持認知能力的關鍵因素。睡眠問題是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因素,因為它影響長者各方面的認知能力,令注意力、記憶力、執行日常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著變差。研究發現,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睡眠質素比一般長者差;另外,長者若有較佳的睡眠質素,則會有較好的記憶力和執行能力。

總括而言,良好睡眠是精神健康、社交生活和認知能力的重要保護屏障,想要有優質睡眠,不妨實踐以下建議。

提升睡眠質素的實用建議

規律作息多活

定時起床、睡醒後不賴床、盡量避免補眠和午睡,有助維持身體的晝夜規律,避免擾亂生理時鐘導致晚上睡不好。日間要有足夠的體能活動,把身體的倦意累積到晚上營造睡意;晚上有足夠睡意才上床,這樣做能建立床與睡意之間的連繫,令身體習慣在床上只是睡覺,每晚便容易入睡。正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規律作息確能保障優質睡眠。

放鬆身心準

放鬆身體和心情是睡得好的基礎。睡前應做些靜態放鬆的活動,幫助自己預備入睡,例如做身心鬆弛練習、聽柔和音樂、看消閒刊物等。睡前避免那些令身心刺激緊張的活動,例如劇烈運動,或收看/聽刺激性的影音節目。事實上,近年研究發現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睡眠時間和質素,故此應避免這個陋習。如果睡前想到不愉快的事情或擔心明日要做的事,反覆思量會令人難以入睡,此時可將事情寫在紙上,用作提醒自己「明天再想、再處理」,然後將它放在一旁,這可幫助自己放鬆下來。平日多做體能活動和輕鬆愉快的活動(如:公園散步、寫書法、參加社交活動等),亦有助改善心情和睡眠質素 。

睡不著時離開床

如在床上躺了很久依然睡不著的話,就要離開床,做睡前的靜態放鬆活動,待有睡意後才再上床。半夜醒來睡不著時,同樣地可以再做睡前的靜態放鬆活動,再次幫身體慢慢放鬆,以助再入睡。若然真的睡不著時亦不要勉強,因苦惱會帶來心理壓力,更難入睡;這個時候可以提醒自己:「順其自然吧」、「放鬆些」、「身體會自然休息」等等,藉改變想法來放鬆心情。

希望上述建議能幫助你提升睡眠質素、保持心情愉快,祝大家今晚睡得好、明天醒來精神好!

文章提供: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臨床心理學家 陳穎瑜女士

一線通®無線平安鐘

一線通®無線平安鐘功能

  • 專業團隊7×24緊急支援
  • 無需固網電話線,安裝簡易,即買即用
  • 電話慰問關懷長者

    遙控求助掣功能

  • 適合掛頸隨身攜帶,接連主機發出求救訊號
  • 專業防水效能,通過灑水、壓力噴水和浸水測試,可掛上身沖涼
NML pdt (450x300)

一線通®守護卡功能

  • 輕巧、簡單、易用
  • 專業團隊7×24緊急支援
  • 配備位置搜尋功能、守護服務、及快速撥號鍵
  • 攔截陌生來電
  • 配有應用程式,讓家人和照顧者可經應用程式隨時隨地掌握用戶位置及求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