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長者生活站 > 長者生活津貼 / 福利 > 與長者同行 | 做齊4招 「留守長者」都可以活得自在安心

與長者同行 | 做齊4招 「留守長者」都可以活得自在安心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化和移民潮的出現,照顧「留守長者」成爲本港極為重要的社會議題。子女們由於工作、學習、婚姻、移民等種種原因,需要長期在外生活,與年老父母聚少離多。礙於各種原因而沒有跟隨家人一同離開的長者數目逐漸增加,他們需要獨自生活或出現「以老護老」的情況,不但要面對生活的孤獨,還要應對健康上的各種問題和挑戰。

這些獨居長者、留守長者長期單獨居住且沒有家人陪伴,存在著不少風險和挑戰。作爲子女、長者自身甚至鄰里,都可參考以下的建議,協助保障長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幫助他們能夠充實生活,更好地適應獨居居家安老。

「留守長者」會遇到什麽風險和挑戰?

1. 缺乏照顧和關愛

原本一直與家人同住的長者有子女照料生活和關心,遇到問題亦可尋求幫助,身心狀況相對較安定。但由於親人的離開而失去了照顧和被關注,難以習慣一下子的落差,容易出現不安與寂寞。

2. 焦慮和孤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大約有20-34%的長者感到孤獨。獨居長者、留守長者因其家人不在身邊,導致晚年生活時常感到缺乏關懷、陪伴、被冷落和隔絕,令他們更容易產生不安感和孤獨感,患上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幾率亦因此較高。

3. 安全問題

親人無法時刻陪伴在長者身邊,突發疾病、意外摔倒、急病發作等等對於長者來説,都是極其危險的隱患。在家獨處時或難以及時找到人協助求醫,往往是這群長者面對的最大危機,嚴重時甚至出現失救情況。

4. 生活自理挑戰

不少長者都希望居家養老,不願意去老人院。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者因身體機能漸漸退化、靈活度減低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變差,衣食住行都需要有人協助。還有定期覆診、定時服藥等,亦需要額外的照料,只剩下獨自一人時便難以同時兼顧。

如何幫助「留守長者」適應新生活?

1. 增加溝通聯繫

雖然長者們或與子女親人相隔異地,但保持溝通能有效維繫讓雙方距離。透過各種線上平台和手機應用程式,子女可輕易聯繫留港長者。噓寒問暖,適切關心,都可安撫他們的不安情緒,減少孤獨感。同時亦能讓長者抒發負面情緒,當得到子女花時間聆聽其心聲,便會感到被尊重和關懷。

2. 建立個人興趣

長者長期與子女生活,有家人陪伴,未必會有自己的活動和興趣。當同居親人一旦離開,便會突然感到空虛,不知道該如何打發時間。因此,按個人喜好陪養興趣及活動便非常重要。子女可趁與長者同居時協助他們發掘興趣,並發展成慣性活動,甚至加入相關社群,讓他們獨居時都可自行安排節目,同時擴闊社交圈子,令日常生活更多采多姿。

3. 社區支援

當親人不在身邊的時候,社區支援對留守長者來說就變得非常重要。政府和社會組織已提供相應的支援,例如:定期探訪、生活照料、心理健康輔導等,確保長者能獲得充分的照顧和關愛。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亦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和組織主動接觸和關心長者,作為鄰居,也可多關懷留守長者,令他們減少被遺棄的感覺。此外,子女在港時,可多安排陪伴長者前往就近社區中心,建立有關習慣及社交網絡,認識新朋友,讓他們獨自一人時仍習慣到中心活動。最後,長者都應嘗試主動尋求幫助及接受幫忙。

4. 善用樂齡科技

針對人口老化問題,市面上愈來愈多根據長者的個人需要推出的樂齡科技,幫助老人家解決在起居自主、居家安全、健康檢測、復康治療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和提升其自理能力。平安鐘是當中常見的產品之一,用家只須透過簡單操作便可聯絡熱線中心,即時尋求協助;沒有遇到緊急情況時,亦可按鐘,與專人傾訴或咨詢。由長者安居協會推出的一線通平安鐘TM一線通智守護®一線通管家易®等產品,讓長者可因應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服務,例如:解答日常生活疑難、健康或飲食咨詢、情緒輔導、上門看顧服務或復康治療、提醒服藥等等。子女親友可替家中長者安裝,令他們就算沒有與親人同居,仍可在生理及心理上各方面獲得全面照顧。

 

一線通®無線平安鐘功能

  • 專業團隊7×24緊急支援
  • 無需固網電話線,安裝簡易,即買即用
  • 電話慰問關懷長者

遙控求助掣功能

  • 適合掛頸隨身攜帶,接連主機發出求救訊號
  • 具備專業防水效能,通過灑水、壓力噴水和浸水測試,可掛上身沖涼